清光绪年间 “和荣号”

清光绪年间,外出为官的黄荣公(原籍重庆府永川县永兴场(今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),致仕回乡,

新办“和荣号”茶行,大力载植茶园,聘请安徽茶工到当地做茶,不到十年光景,发展茶园200亩,年产干茶380担,

由于工艺精湛,气候适宜,茶叶品质出众,口碑颇佳,一时茶业兴旺,百姓纷纷仿效,民间制茶之风盛行。

1895年 “四和荣号”

甲午、马关讯息传来,黄荣公忧愤时势,竟起复出报国之心,变卖田产,即往外埠兴办实业,

于是有茶农兄弟四人于1895年接手联营茶行,更名“四和荣号”,继续发展茶园茶厂,

民国初年,茶园已发展到320亩,年产干茶600担。

民国26年 股东出川抗日 关停

至民国11年(1922年),军阀混战,茶园损毁过半,加之土匪为祸,年产干茶不足80担,茶业日渐凋敝。

民国26年(1937年),抗战爆发,群情慷慨,“四和荣号”之四位股东,有二位报名参军,出川抗日。

其余二人支撑不住,直至关停。

新中国成立 百业待兴
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百业待新

1962年 “永川秀芽”创制成功

1962年四川省农业厅茶叶试验站(今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)迁来永川,支持和指导茶叶生产,

茶叶产业得以恢复和发展,同时开始研制生产手工针形名茶,历经创制、改进、提高三大阶段,

并经中国著名茶学家陈椽教授亲自指导命名为“永川秀芽”。

1978年 原址复建

1978年,“四和荣号”原址复建茶厂,取名为“永兴红茶场”,主要生产用于出口的红碎茶,也为国营重庆茶厂

(1951年建厂,现已改制)生产重庆沱茶提供绿毛茶,同时有少量的手工永川秀芽名优绿茶生产,

1982年 正式成立“永荣茶厂”

1982年正式取得工商营业执照,更名为“永荣茶厂”沿用至今。1998年集体改制为民营企业,迄今共发展配套茶

园8000亩,载种茶树品种40余种,积累了丰富的茶园管理和采收经验。并建有现代化绿茶、红茶、白茶加工厂区30亩,

拥有清洁化生产车间5000平米。年加工能力600吨以上,主产永荣牌永川秀芽、永荣牌永荣绿茶、国际红牌功夫红茶等,

是重庆地区最具规模的永川秀芽生产基地之一。